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敬老院捐款倡议书

2023-02-08 来源:爱go旅游网

  人生在世,最令为人父母者痛彻心扉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当这位离去的黑发人是父母唯一的孩子,这种痛苦无疑刺骨锥心,非亲自品过不知其苦涩与无力——正如一位网名为梦在天堂的失独母亲在qq签名上所描述:“有一种等待叫遥遥无期,有一种思念叫痛彻心扉,有一种活着叫生不如死。”

  80年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一胎的年轻父母,在走过岁月数十年风霜后失去了唯一的孩子,此时他们已两鬓微斑,不再年轻,剩下的岁月里该怎样摆脱丧子之痛?怎样面对孤单之苦?怎样抗衡年老体衰无人照料之心酸与无助?国家和社会已逐渐意识到失独家庭的不易,也在尽力为这些父母谋取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政策力度还是社会的关注程度仍然不够。

  目前国家政策对失独家庭的补助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扶助。城镇特扶标准为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特扶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浮动。第二,医疗保障。提供城乡医疗扶助,同时为愿意再生育的失独家庭提供二次生育必要的救助和保障。第三,住房保障。为住房存在困难的失独家庭提供优先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第四,养老保障。落实养老保险,并优先安排失独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以上四个方面中经济扶助已全面在各省市贯彻执行,医疗、住房和养老方面的扶助仍在推动当中。笔者通过与失独父母交流发现,养老是他们最为忧心和头痛的问题。“每一年的扶助金实质上起不了什么作用,病一场就都没有了。医保只报销一部分钱,等老了动不了了一样没有人照顾。护工太贵了,一次两次可以,长期肯定不行。现在我还能干活,再过十年二十年我连路都走不稳,谁来照顾我?”一位工薪阶层的失独母亲刘女士表示了对养老的忧虑。目前她所在乡镇的养老院必须有监护人签字才能让老人入住。“我去哪里找监护人?法定?走法律程序什么时候能给我定下来?”刘女士叹气道,“没有父母的孩子可以进孤儿院,失去孩子的父母没有‘孤父母院’可进。”

  老去的失独父母孤独无依,其中不乏孩子出事后离异的单身失独母亲或失独父亲独自一人生活。他们并不愿意将伤疤晒给周边人,他们更愿意抱团取暖,在失独父母qq群中倾吐他们的心声。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彼此的伤痛,抱团取暖是抚慰这些父母亲的最直接亦是最有效的精神慰藉。如果能为这些失独父母建立专门的“孤父母院”,把虚拟网络中的抱团取暖延伸到现实中,让愿意加入的失独老人加入,不失为一种物质与精神共同兼顾的养老保障——正如数位失独者在给南平市计生委的一封信中第三条建议所提到的:“建立专门的集养老、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养老机构,供有意愿入住的失独父母入住……”

  专门为失独父母设立的养老院在入住标准上不会再设门槛,失独父母不必再为老来该去何处、是否无人照料而苦恼。其次,在这个失独家园里,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孩子的伤痛,他们之间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切的生活体谅,不必再遭受身处普通疗养院时难免遇到的不理解,也不必在看到其他老人有子女探望时心生伤感。再次,失独家园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志愿者和各社会爱心组织对失独老人的帮助。一方面,分散独居的失独老人往往不愿意接受志愿者来访,而在失独家园的大环境中他们不会再如独居时那样幽闭自己,而是在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渐渐恢复心态、走出阴影;另一方面,失独家园的建立使志愿者们的帮助有了方向,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次数与频率。同时,社会的关注也有了聚焦的方向,社会相关爱心基金的设立也会随之立足。

  针对是否应为失独老人设立专门养老院,社会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极力支持,一种是极力反对。反对的声音认为将失独者归到一处,认为“一类人群都归到一个地方,容易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共鸣,负面情绪太大”、“人要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身边什么样的人都有,处于正常的人群和社会关系之中。”笔者认为,建立专门的失独养老院并不必然意味着负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叠加。在失独抱团取暖群中,失独者相互安慰鼓励,定期小聚。从小聚的合照中,笔者看到这些历尽风霜不再年轻的父母在碧海蓝天下绽开笑容。笑容背后定然有挥之不去的苦涩,然而他们如此坚强地活着,不得不令人动容。失独抱暖群中,溪水梦绕山在qq签名中写道:“这世界上除了生命,其实没什么东西让你迷失自己,学会笑着承受,学会对风风雨雨说:没什么了不起!”一群相互理解的人在一起,彼此的鼓励才会更有力,彼此的关照才会更入心底,走出阴影才会更有希望。此外,这些老人背景工作各不相同,唯一的相同点就是失去了独子,若因此说他们在一起便不处于正常的人群,笔者认为并不妥当。况且,失独养老院并不单单只有失独老人,每周甚至每天来访的志愿者也会给这些老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感受。失独养老院如其他普通养老院一样存在着正常的社会关系。

  为失独老人建立专门的家园,使其年老有所扶养,精神有所依靠,这是国家和社会应当考虑并履行的责任。这些父母,为了响应国家独生子女政策而牺牲了自己的生育权。在他们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后,在他们于痛苦中依然坚强地寻找活下去的信念时,希望国家和社会能为他们筑一个港湾,一个当他们老得动弹不得时能放心待下去的港湾,一个当他们最后阖上眼时能安心的港湾。

  人生在世,最令为人父母者痛彻心扉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当这位离去的黑发人是父母唯一的孩子,这种痛苦无疑刺骨锥心,非亲自品过不知其苦涩与无力——正如一位网名为梦在天堂的失独母亲在qq签名上所描述:“有一种等待叫遥遥无期,有一种思念叫痛彻心扉,有一种活着叫生不如死。”

  80年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一胎的年轻父母,在走过岁月数十年风霜后失去了唯一的孩子,此时他们已两鬓微斑,不再年轻,剩下的岁月里该怎样摆脱丧子之痛?怎样面对孤单之苦?怎样抗衡年老体衰无人照料之心酸与无助?国家和社会已逐渐意识到失独家庭的不易,也在尽力为这些父母谋取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政策力度还是社会的关注程度仍然不够。

  目前国家政策对失独家庭的补助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经济扶助。城镇特扶标准为每人每月270元(伤残)、340元(死亡);农村特扶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伤残)、170元(死亡)。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浮动。第二,医疗保障。提供城乡医疗扶助,同时为愿意再生育的失独家庭提供二次生育必要的救助和保障。第三,住房保障。为住房存在困难的失独家庭提供优先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第四,养老保障。落实养老保险,并优先安排失独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以上四个方面中经济扶助已全面在各省市贯彻执行,医疗、住房和养老方面的扶助仍在推动当中。笔者通过与失独父母交流发现,养老是他们最为忧心和头痛的问题。“每一年的扶助金实质上起不了什么作用,病一场就都没有了。医保只报销一部分钱,等老了动不了了一样没有人照顾。护工太贵了,一次两次可以,长期肯定不行。现在我还能干活,再过十年二十年我连路都走不稳,谁来照顾我?”一位工薪阶层的失独母亲刘女士表示了对养老的忧虑。目前她所在乡镇的养老院必须有监护人签字才能让老人入住。“我去哪里找监护人?法定?走法律程序什么时候能给我定下来?”刘女士叹气道,“没有父母的孩子可以进孤儿院,失去孩子的父母没有‘孤父母院’可进。”

  老去的失独父母孤独无依,其中不乏孩子出事后离异的单身失独母亲或失独父亲独自一人生活。他们并不愿意将伤疤晒给周边人,他们更愿意抱团取暖,在失独父母qq群中倾吐他们的心声。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彼此的伤痛,抱团取暖是抚慰这些父母亲的最直接亦是最有效的精神慰藉。如果能为这些失独父母建立专门的“孤父母院”,把虚拟网络中的抱团取暖延伸到现实中,让愿意加入的失独老人加入,不失为一种物质与精神共同兼顾的养老保障——正如数位失独者在给南平市计生委的一封信中第三条建议所提到的:“建立专门的集养老、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养老机构,供有意愿入住的失独父母入住……”

  专门为失独父母设立的养老院在入住标准上不会再设门槛,失独父母不必再为老来该去何处、是否无人照料而苦恼。其次,在这个失独家园里,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孩子的伤痛,他们之间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切的生活体谅,不必再遭受身处普通疗养院时难免遇到的不理解,也不必在看到其他老人有子女探望时心生伤感。再次,失独家园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志愿者和各社会爱心组织对失独老人的帮助。一方面,分散独居的失独老人往往不愿意接受志愿者来访,而在失独家园的大环境中他们不会再如独居时那样幽闭自己,而是在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渐渐恢复心态、走出阴影;另一方面,失独家园的建立使志愿者们的帮助有了方向,有利于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次数与频率。同时,社会的关注也有了聚焦的方向,社会相关爱心基金的设立也会随之立足。

  针对是否应为失独老人设立专门养老院,社会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极力支持,一种是极力反对。反对的声音认为将失独者归到一处,认为“一类人群都归到一个地方,容易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共鸣,负面情绪太大”、“人要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身边什么样的人都有,处于正常的人群和社会关系之中。”笔者认为,建立专门的失独养老院并不必然意味着负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叠加。在失独抱团取暖群中,失独者相互安慰鼓励,定期小聚。从小聚的合照中,笔者看到这些历尽风霜不再年轻的父母在碧海蓝天下绽开笑容。笑容背后定然有挥之不去的苦涩,然而他们如此坚强地活着,不得不令人动容。失独抱暖群中,溪水梦绕山在qq签名中写道:“这世界上除了生命,其实没什么东西让你迷失自己,学会笑着承受,学会对风风雨雨说:没什么了不起!”一群相互理解的人在一起,彼此的鼓励才会更有力,彼此的关照才会更入心底,走出阴影才会更有希望。此外,这些老人背景工作各不相同,唯一的相同点就是失去了独子,若因此说他们在一起便不处于正常的人群,笔者认为并不妥当。况且,失独养老院并不单单只有失独老人,每周甚至每天来访的志愿者也会给这些老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感受。失独养老院如其他普通养老院一样存在着正常的社会关系。

  为失独老人建立专门的家园,使其年老有所扶养,精神有所依靠,这是国家和社会应当考虑并履行的责任。这些父母,为了响应国家独生子女政策而牺牲了自己的生育权。在他们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后,在他们于痛苦中依然坚强地寻找活下去的信念时,希望国家和社会能为他们筑一个港湾,一个当他们老得动弹不得时能放心待下去的港湾,一个当他们最后阖上眼时能安心的港湾。

  倡议人:

  时间:20__年__月__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