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宽容〉序言》

2021-10-18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             教与学目标:

  1、掌握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言人物形象寓意;

  2、多角度分析理解本文思想主题,培养学生宽容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二、             教学与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故事寓意,把握“宽容”精神内涵。(重点)

  2、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多角度分析提炼课文主旨,培养学生宽容态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难点)

  三、             教学设计

  1、课时:1课时;

  2、课型:阅读讨论课;

  3、设想:从阅读把握文章寓言故事及寓意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提炼文章主旨,并要求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完成主题论述文。

  四、             教与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查找阅读房龙及其著作的相关资料;

  2、熟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词;

  3、感知课文,思考:

  (1)课文以诗体寓言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述故事内容;

  (2)“无知山谷”是一个有着怎样特点的地方?生活在其中的几类不同人物,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矛盾?

  (二)课堂教与学:

  1、导入  :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他看到一本书时的情景说:“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他还说:“这五十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

  郁达夫也曾说:“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是谁的笔如此神奇,能写出如此吸引人的文字来?(简介房龙)他就是能说写十种语言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的荷裔美国人亨得里克·房龙。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得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倍受青年读者青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便是他为《宽容》一书所作的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序言。

  2、自读课文。

  (提示:《宽容》一书的主旨倡导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要求:思考组织预习要求中的思考题的答案。

  3、概述寓言故事内容。

  (提示: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无知山谷中先驱者与守旧老人斗争的故事。

  守旧老人以一本神秘的古书统治着无知山谷中的人们,当一位漫游者力尽艰险寻得一片新天地,给大家带回希望时,守旧老人却领着人们以古老的律法处死了先驱者。后来无知山谷中发生的严重旱灾迫使人们走上反抗道路,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走向新生,重建家园,纪念先驱者。

  4、             讨论回答预习思考题(2)。

  1)无知山谷的特点:

  (提示:从文章第一段中“宁静的无知山谷”“永恒的山脉”“深邃破败的知识小溪”“神秘莫测的古书”等意象的思考出发,加以概括。)

  明确: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三类人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之间的矛盾:

  (提示:从文中人物在故事的言行出发,总结概括。)

  明确:特点:

  守旧老人:  愚昧    保守    顽固——守旧势力的统治者

  人    们:  盲从    虔诚    畏惧——盲目服从的民众

  漫 游 者:敢于怀疑  勇于牺牲  坚持真理

  ——大胆开拓的先驱者

  矛盾:

  先驱者——守旧老人:创新——守旧

  先驱者——众    人:开拓——盲从

  众  人——守旧老人:反抗——固守

  3)小结: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众人则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反而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漫游者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但是从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看,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

  5、讨论:

  联系人类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从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或者说哪些科学命题?(点拨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各抒己见,有不同见解)

  点拨启发:(预设)

  1)们说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而为了这种胜利的取得,先驱者付出了生命,人们遭受了最大的灾难,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屈服,人们为什么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呢?从《宽容》一书的主旨看,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结论:要提倡理性,保证思想自由,真理获得发展,人类应该要有宽容精神,能够宽容异己,宽容他人。宽容的内涵不止于此,换个角度,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他人。

  2)结合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史历史,从先驱者开拓寻得新生和守旧者死守律法,固守无知山谷,接近灭亡看,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封闭保守导致灭亡,开放创新获得新生。我们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扩展:本文作为序言,采用诗体寓言的形式,和房龙其他多篇序言一样,也是创新,这也正是房龙能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之一。(参见资料二)

  3)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最终获得胜利,这些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

  结论: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真理一定会发展,先驱者的牺牲总会获得荣耀。

  扩展:文章最后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从以上一些例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人类的进步不可避免需要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先驱者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是荣耀的。

  4)许多时候我们说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在灾难面前,无知山谷中的民众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使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妥协屈服,从而获得新生。但在此之前,面对先驱者,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从中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结论:民众的双重作用:当处于蒙昧、盲从的不觉醒状态时起阻碍帮凶的作用,觉醒后则会成为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解放思想,开启民众,而不要采取愚民政策。让人民在社会进步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布置作业 :

  就讨论形成的观点中的一点或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想结合史实或实际生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论述短文。(答案略)

  6、             结语:

  一篇序言能让我们获得如此多的东西,是房龙的成功,但房龙最想对我们说的还是宽容。希望我们在对待异己时能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接受对方,如此,我们会博大起来,会获得进步!

  (三)资料链接:

  资料一:关于房龙       

  房龙:大象风格的历史写家

  说到房龙,读书界几乎人人都听说过。这位写了《人类的故事》和《宽容》的美国作家,爱画画,常常在给别人的信中画上自己的漫画像,其中有不少更是把自己画成了大象。这当然是在嘲笑自己的庞大臃肿,因为谁都知道房龙身材魁伟,体态超重。但读了《房龙传》和他的许多著作,了解他曾以何种面目在社会上亮相之后,我觉得他确实具有某种让人经常联想到的大象风格。

  自1913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直至去世,房龙这个名字总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难怪他去世的当天,美国《星期日快报》刊登讣告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历史成就了他的名声——房龙逝世。”房龙是历史学博土,但他并不以深入细致的研究见长,而是善于把历史通俗化、个人化,能将深奥晦涩的历史内容描述得令一般读者乐于接受,他使读历史成为读者的一大乐趣。

  年轻时的房龙,因经济拮据,像一头大象一样鲁莽地闯入了出版界。他指望出本书挣钱维持生活,并以此成为到大学谋个教职的资本。但他选择的是写历史作品,当时没有人相信干这个能挣钱。由博士论文改写的《荷兰共和国的衰亡》,因其新颖的风格颇受书评界的好评,但却只售出了不到700本,于是引来了出版商满怀怜悯的话语:“我想连在街上开公交车的也比写历史的挣得多。”但有一位芝加哥的书评家却预言,要是历史都这么写的话,不久历史书将名列畅销书榜。

  当一位出版商有了同样的先见之明,房龙一生的转折点便到来了。这位出版商名叫霍雷斯·利弗奈特,房龙先后和他签约写了《文明的开端》、《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等等。他们的合作历时10个年头。《文明的开端》的意外热销已经表明霍雷斯·利弗奈特独具慧眼,而《人类的故事》不仅引来书评界的一片欢呼并获得最佳少儿读物奖,该书共印了32版,房龙本人的收益也不少于50万美元。就连给这本书挑错儿的历史教授也不禁发出感叹:在房龙的笔下,历史上死气沉沉的人物都成了活生生的人。

  也许是熟悉历史的缘故,房龙还是较早视希特勒上台为严重威胁的少数美国人之一。1938年,他出版《我们的奋斗———对希特勒所著(我的奋斗)的回答》,摆出了与德国纳粹势不两立的架势。在德国入侵他的故国荷兰、野蛮轰炸了他的出生地鹿特丹之后,房龙自称“汉克大叔”,在美国通过短波广播对被占领的荷兰进行宣传,以他特有的机智向受难的同胞传递了许多信息。

  对于房龙的评价,从来都是五花八门。敬慕他的人给他“人文主义者”、“历史学家”的头衔,鄙视他、嫉妒他的人则视他为投机分子,说他热衷于沽名钓誉。房龙靠写历史书暴发,着实抢了当时美国不少文学名家的风头。他们不服,抱怨报刊上的文学专栏竟然都在评介房龙的书。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有一次当着房龙的面就发起了牢骚:“房龙到底以为自己是什么人?是个作家?”至于房龙的个人生活,他的儿子杰勒德·威廉·房龙写的这本传记,简直是在做砸烂偶像的工作——自私自利的老房龙形象跃然纸上。

  在中国,有关老房龙作品的评论焦点主要是他的写作手法——这正是他的写家本色。郁达夫写道:“房龙的这一种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不管怎么说,房龙作为杰出写家的特征是实实在在的,他的作品可以作证,这些作品的读者都可以作证。也许文学史和史学史都不会留下他的名字,也许他身上永远背着“通俗作家”的别扭名声,但他毕竟是以他大象般的勇气和大象般的风格在文学与史学之间开辟了一片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普通读者能轻松快乐地感受历史、感受地理、感受艺术。

  《房龙传》杰勒德·威廉·房龙著北京出版社 2003年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