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Joum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t 12 2009 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模式构建 付江涛 摘要:“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及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假想,提 出构建一个直观、精练的“跨文化能力”模式,从而更好地完善跨文化交际学科体系。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教学;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9)12—0157—01 作者简介:付江涛(1978一),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跨 文化交际。 收稿日期:2009-09-0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时代进步.人际交往越来越 早在1967年,Argyle和Kendon便提出了“与他人互动的行为 是一种互通的、有组织的技能型表现”。(Bochner&Fumham, 1986) ̄这种表现中止或者无法得以有效实施,便衍生出人 多地出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 应运而生.并在较短的时间得到长足发展。于是,越来越多的 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学科的进展,相关成果也层出不穷。“跨文 际间(interpersona1)的沟通障碍。在现实生活中,交流障碍的例 子比比皆是:既有表意模糊,也有情绪失控;既有空间关系把握 化能力”是该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培养与本学科的主客体 休戚相关., 失调.还有体态语误用等。总之,社交技巧欠佳的社会个体(人), 要么不了解常规社会交往习俗,要么不具备自我调节意识,从而 导致社交失败。当然,作为建立“跨文化能力”模式核心要素之一 的交际人自身因素也受到种种制约,即便是经过正规训练的交 流个体(人)也可能在初涉一个崭新的文化情境中时不知所措。 所谓“跨文化能力”,就是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个体或 群体(人)之间能够成功、顺利地交流的能力。“跨文化能 力”通常被称之为ICC(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3C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著名文化理论学者Carley H. Dodd在《跨文化交际动力》一书中将“跨文化能力”概念放大, 视其为广义的“混合体”。这种“能力”归属于某种“效力”,它包 再次,作为一个模式的发展,其前期理论基础构建或概念 萌生是否应该具备认识论上的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也必须拥有一个认知意识作为基 础 在学术领域公认的理论背景论看来,认知意识要求人际交 流者具备一定的认知技能,而这种技能恰恰是跨文化交际的 括:完成指定任务的效能(比如工作的出色与否);传递信息时 的效感(如态度友善与否、言语得体程度等);应对环境改变的 调节能力(如是否适应文化休克);面对压力所作调整(如处理 夫妻关系等)。(Dodd,1991)有了ICC或CCC意义上或内涵上 的扩展做框架支撑.便得以建立起“跨文化能力”的模式。 如果我们将“跨文化能力”视为一个哲学概念的话,那么 要理解这个抽象名词最简便的途径便是寻求解析他自身的方 式或途径。假设这个概念的本体意义是由若干个因素(元素) 关键.其焦点在于搞清楚某一文化的构成与要诣,以便在处理 融入新的文化情境时有章可循,处理交际程序、信息更加系 统、有效。在这一模式要素中,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困惑 的解答过程当中。能顺利地将难题解构,是成功构建“跨文化 能力”的第一步。从宏观角度来看,它要求我们对于文化动态 具备概括性的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认知各种理解交际程序 模式:从微观角度来审视。对于文化动态的具体层面应该有具 体到位的了解以及对于目标文化的专门知识进行深人的探 构成,那么“跨文化能力”这个词条的来源应该有其虚实结合 点。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构想,视结合点为交际主体的自身特 性,并由此为起始点,拓展其它元素。 首先,关于交际主体(人)的特性,它是决定跨文化交际成 究。这样看来,想要建立扎实的“跨文化能力”体系,不光要具 备专业学术知识.更要将其个人化、一体化、利用化,这样才能 促进“跨文化能力”的快速提高。 最后,在我们重新审视根据假想建立起来的“跨文化能 力”模式这个系统结构时.可以发现,几个有机要素之间无形 败的关键环节。交际者的行为是否奏效取决于此。客家文化 (Host Culture)与主家文化(Home Culture)发生冲突时.要坚决避 免“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作用。先人为主或“刻板”印象是应该坚 决摒弃的。时下经常能够通过媒体见到听到的对于外国文化或其 他种族、民族妖魔化的描述与呵斥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正确处理 主、客文化差异的方式无外乎容许“模糊处理”或打破“唯一”文化 之中穿插着必然联系。这个联系媒介物即是相互作用因素(也 称“互动因素”)。有了互动因素的参与,交际主体特性、交际人 自身社交技巧以及跨文化认知意识三个成分之间的粘合连接 关系便确定了。如果用CC(Communicator’S Characteristics)来 指代交际主体特性.CS(Communicator’s Skills)来指代交际人 接受僵局。在自身无法顺利接受异样信息源时,主动降低“焦虑度” (anxiety)。这并不意味交流主体们都必须更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只是做局部调整。适应客家文化观念的一种权宜之计。 其次,在考虑到交际人自身因素时,与其紧密相通的外部 因素也凸显出重要性。例如。在应对文化休克现象时.信息交 流主体的社交能力是起到保障作用的基石。不仅仅局限于跨 文化交际这一情境.就连同一文化内也需要社交技巧与能力。 一自身社交技巧,CA(Cognitive Awareness)指代跨文化认知意 识,那么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CA— CS} (下转第161页) 157— mule(犟得象头牛)等。 (四)省略法 习语的民族色彩,也不要以民族色彩较浓的译文来改变原习 语的自身背景.以免把汉语的民族或地方色彩强加到译文中 词语的省略也是习语翻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翻译工 去.以致和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例如:Two heads ale better than one和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虽然有相同的 意义,但在英译汉时决不能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 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译为“一人 作中直译所造成的赘语常常会使译文被读者看来显得拖泥带 水,不够精练。适当使用省略翻译法就会解决这一问题。汉语 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组,前后含意重复。 遇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 例如:“铜墙铁壁”译成“wall of bronze”,不必说成“wall of cop. per and iron”。“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 “不及两人智”就比较合适,意思既不走样,又可避免因民族色 彩所引起的矛盾。 第二.能直译的尽量直译,以保持原文的形象,使译文新 鲜生动.但要符合汉语习惯,否则应考虑意译。比如以下谚语 的直译: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To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掉眼泪);Papertiger(纸老虎)。再如以下的 street gossip”就可以了。英汉习语有着相同的色彩,相同或相 似的形象或比喻,鉴于习语的特殊性,在翻译时要照顾到西域 习语的突出特点.即民族、地域性。又如:“eat one's WOrds”与中 国《尚书・汤誓言》上说的“食言”相当,但中国话却不像英语那 样要说成“食其言”。可见,中文较英文简洁。还有“损人而不利 己”出自《伊索寓言》中的典故“a dog in the manger”的说法。句 中没有用动词.而汉语则说成“狗占马槽”.一定有一个动词不 可,这是英语较汉语简洁。所以说用五个字可以表达的思想, 用十个字来表达即是浪费。因此,在翻译时应充分适应目的语 意译或套译:A b.rd in hand is woflh two in the bush(多得不如 现得);Don’t count your chickens(不要过早高兴);T0 put lal cards on the table/to lay one’s cards on the table/show one’S cards(打开天窗说亮话);It’s never to late to learn(活到老,学 到老);o Tsit in thoms/to sit on pins and needles(如坐针毡)。 第三.如果牵涉到文化层面的影响问题,则应在保持原著 语言习惯,可略则略.否则,不但浪费,而且有害。 (五)增添法 成语形式的情况下进行翻译。比如英语习语“ k ofdevil,he is sure to appear”,在特定时候,它只能译作“说人人到,说鬼鬼 到”,而不能用汉语习语“说曹操,曹操到”来套译。因为曹操是 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词.英语中没有“曹操”这个概 念。所以不能强加到英语中。 是指在译文中增补作者认为明白而读者却不知道的意思 和内容的一种翻译方法。通过增添词语,克服文章意思不清的 缺点,从而达到使译文表达得体、到位的目的,使译文的意思 更完整、更突出。例如:“树倒猢狲散”这句话可以可译成“Once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her-skeher”,其中 “helter—skeher”是“慌慌张张”之意,是增添的成分。原文虽无其 三、结语 习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语言的缩影,是语言特征 的集中反映。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大部分习语就来自普 通老百姓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经历。由于不同民族之间既存在 相同的生产生活经历,也存在不同的方面,因而。中英文习语 中就存在意义和形式完全相同的习语,也存在不同的习语。所 以在翻译英语习语时,应该恰当地运用直译、意译和套用汉语 字而有其义,加了使形象突出,有声有色。如:This type writer is indeed cheep and fine.(这部打印机真正价廉物美)。其中 “cheep and ifne”译为“便宜且好”,昕起来不那么上语言档次。 如果加词改为“价廉物美”,表示“价格合理,商品受欢迎”.意 思就显得更加清晰明了。同时,翻译名著或者其他反映中国文 化的资料,也可以适当使用增添法进行翻译。如:端午节吃棕 子,西方国家本没有这种食品,但是要反映中国棕子的真正意 义还需要增加文化背景进行解释。Chinese Zongzi is made of sticky rice and wrapped with bamboo leaves.(背景:屈原为了人民 而投江自尽,人们在这一天包棕子投到江里喂鱼以表示希望屈 原的尸体永远保持完整不被鱼吃掉,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 和敬重)。这样的解释在文中脚注出来意思就更加明确了 同义习语等方法.以保证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韩晓玲.常用英语习语翻译与应用【M】.青岛:中国海洋 大学出版社.2002. [2】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4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9. 【3]段立新.最新英语口语学习词典[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二、习语英汉互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习语集中体现着不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进行 英语或者是汉语习语的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舍弃原 (上接第157页) {CA— CC} {CS— CC— CS}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高霞.汉英习语对比研究综述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1). [6】曾晓俊.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化交际学科研究做一些尝试。 参考文献: [1】Argyle M,Kendon A.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Social Per— formance[M】.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7. 其中,CA作为概括层面,从CA分别指导CS与CC。而作为并 列关系的CS和CC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即CS作用于 CC,CC又翻过来作用于CS。图示中的各因素相互间关系的表示使 【2】Bochner S,Fumham Adrian.Cultural Shock:Psychological 用了 L呻”,它代表联系关系符,即IF(Interacti0n Fact0r).“互动因 素”。有了它的粘合作用,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坚实的有机体模式。 当然,跨文化能力这一研究领域博大精深,既涉及到文化 研究,也广泛涵盖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 探讨。本文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发挥,通过构思假象建立 Reactions to Unfamiliar Environments[M】.New York:Rout— ledge,1986. [3 Di3]nges Norman.Intercultural Competence【G]//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Training.Vot 1.NewYork:PergamonPress,1987. [4]Dodd Carley H.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rd ed[M].Dubuque,Iowa:Wm.C.Brown.1991. 起一个简明直观的“跨文化能力”模式体系,以为今后的跨文 一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