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备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0-11-02 来源:爱go旅游网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后汉书·贾逵传》中记载:“建初元年(公元76年)诏逵入讲白虎观……诸生高才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书各一通。”下列对此记载解释正确的是

A.东汉贾逵是“纸”的最早发明者 B.材料中的“纸”是“帛”的别称 C.东汉初已使用能用于书写的“纸” D.材料中的“纸”是东汉时蔡伦改进的 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D项的时间与材料信息不符;“素”是书写用的丝绸,可与“帛”同称;“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材料中的“纸经”说明当时已有用纸书写的书籍,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

答案:C

2.唐代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扬、越(扬州、越州)间,多作书模勒(雕版印刷)乐天(白居易)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这说明唐代

A.文化市场是开放而有序的 B.盗印古人书籍风气猖狂 C.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传播 D.雕版印刷书籍只在民间

解析:盗印他人书籍,不能说明市场有序,也不能证明社会上盗印成风,故A、B两项错误;材料虽反映的是民间的雕版印刷书籍,但不能因此说明“只在民间”,所以D项也不正确;书籍在市场上出售,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说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故C项正确。

答案:C

3.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一记载

A.可以证实唐朝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 B.可以作为研究火药攻城的史料 C.说明火药的发明是在唐朝时期 D.说明10世纪中国已结束冷兵器时代

解析:文献不能直接作为历史研究的证据,只能作为历史研究的参考,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火药发明于唐朝,唐朝时火药应用的范围和技术还未达到结束冷兵器时代的程度,C、D两项均不正确。答案选B项。

答案:B

4.宋代史尧弼在《策问》中说:“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①宋代最早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 ②宋代指南针的实用技术大为提高 ③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 ④宋代书画、诗词和京剧等多种艺术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跨绝百代”是指宋代的文化成就卓越。①始于唐代,④中的京剧形成于清代,皆不符合时间要求,应排除;虽然指南针不是宋代发明的,但指南针的实用技术却是在宋代得到大发展的,且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所以②③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答案:B

5.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实地观测,于1280年编订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是

A.重实验 B.重理论 C.重农业 D.重实用

解析: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都非常注重农业生产,大多数科技著作注重的是实用。A项“重实验”和B项“重理论”是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C项“重农业”过于片面。故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D

6.“此著作不仅对中国传统农业经验进行了总结,也对新传入的西方科技进行了借鉴和运用。”材料中的“著作”是

A B C D

解析:据材料中的“新传入的西方科技”,可知此著作属于“西学东渐”开始的明代,而选项中只有《农政全书》属于明代的著作,所以答案是D项。

答案:D

7.《论语·阳货》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史记·屈原列传》载:“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两部著作评论的是

A.《离骚》 B.《春秋》 C.《诗经》 D.《孟子》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诗”“国风”“小雅”等,不难看出材料评论的是《诗经》,故正确答案是C项。其他选项都是干扰选项,应排除。

答案:C

8.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下列词句中属于此词人作品风格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豪放”“天风海雨”,可知该词人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而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故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B

9.鲁迅先生曾对明清一部小说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价:“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他评价的小说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解析: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欣赏的情趣不同,所得见解也就不同。经学家是阐释、注解、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所以看到的是《易经》;道学家多是处事迂腐、拘泥于礼法之人,所以看到的是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才子多是自诩风流倜傥的人,所以看到的是才子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斥满族;流言家是喜欢制造流言蜚语的人,所以看到的是宫闱秘事。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革命家看见排满”,由此可以排除B、C、D三项。A项《红楼梦》切合了封建社会衰落的历史,故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

10.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在评论某一书体时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据材料信息可知,他所评论的是

A B C D

解析:在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次序中,隶书之后是楷书,且材料中的“变隶书之波画”和存隶书“之横直”也说明他评论的书体以“横直”为特征,符合此书体特征的只有楷书,故B项正确;A项为小篆体;C项为行书;D项为草书。

答案:B

11.“以字画寄趣”是清代画家的风格之一。如清代八大山人的《孤禽图》,画中孤鸟“白眼向人”之状表达了作者“睥睨社会尘垢的心境”。由此可知他的绘画艺术

A.意在“借物抒情” B.旨在“以形写神” C.追求“神形具备” D.体现了“得意忘形”

解析:画中孤鸟“白眼向人”意在表达作者的“心境”,所以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主要是“借物抒情”;“神形具备”与材料中的《孤禽图》不符,《孤禽图》中的鸟并不追求形上的真实;“以形写神”主要是指在人物画中要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所以不符合材料中花鸟画的题意;“得意忘形”指不追求物的形真,而是通过意来传神,所以其重点在“神”而非“情”,这不能体现孤鸟“白眼向人”的“情”。

答案:A

1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都是冯梦龙的名篇。前者中的杜十娘欲将自身幸福托付给“衣冠子弟(高门富户之人)”,但最终因被抛弃而投河自尽;后者中的莘瑶琴以“花魁娘子”的身份下嫁给了“市井小民”,卖油郎,最终过上了幸福生活。此一悲一喜的结局反映了当时

A.“衣冠子弟”都非常缺乏社会道德 B.传统婚姻观念中的金钱观非常盛行 C.市民阶层兴起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 D.“市井小民”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

解析:材料中杜十娘欲将自身幸福托付给“衣冠子弟”是传统“才子佳人”的婚姻价值观,但在此观念下她却落得被抛弃而死的悲剧;而莘瑶琴虽是“佳人”,下嫁给了无才无财的“市井小民”却获得了幸福。这体现了对传统“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婚姻价值观的否定和对市民婚姻价值观的肯定,也体现了市民阶层兴起后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答案:C

13.清代“京剧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剧、传奇,有的源自小说话本”。这说明京剧

A.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精华 B.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C.适应世俗文化的发展趋向 D.因受人们喜爱而日渐流行 解析:材料中的“杂剧、传奇、小说话本”都是市民文学的体现,而京剧剧目多取材于此,说明京剧也适应了市民的文化艺术追求,也就是“世俗文化的发展趋向”。

答案:C

14.“这层纱幕是由宗教信仰、毫无根据的幻想和先入为主的成见织成的,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认识了自己。”与材料中两个“认识”相对应的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 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 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理性主义”的光辉

解析:题干大意是意大利人最早揭开了宗教的纱幕,挣脱了宗教的束缚,“认识了客观世界”指的是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认识了自己”指的是文艺复兴中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故本题选A项。B项中牛顿是英国人,排除。构建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中心在法国,排除C、D两项。

答案:A

15.“(他)的确不是第一位进行实验的科学家,但他是头等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使实验成了他的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材料中的“他”

A.创立了近代科学体系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C.推翻了传统的宇宙观 D.形成了新的“日心说”

解析: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过程中,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而材料中“使实验成了他的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评定符合伽利略在近代科学中的地位,故正确答案是B项。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是哥白尼的科学成就。

答案:B

16.“黑体处于不同的温度下,辐射曲线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辐射强度波长会逐渐往短波长方向移动。”这一科学观点的提出有助于下列哪一理论的研究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自由落体定律

解析:由“黑体处于不同的温度下,辐射曲线不同”等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量子理论,因为量子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对黑体的研究。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17.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曾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其最重要的理由应是

A.爱因斯坦因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B.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C.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 D.爱因斯坦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 解析:材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说明本题考查的是相对论从思想角度来说的伟大意义,所以应该选择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

答案:C

18.达尔文的研究“革命性地将人类从自然的中心”降到“与动物同等的地位……科学地解读了人类自身的本性”。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沉重打击了上帝造人的神学观

B.推动了人类对于自身的新认识

C.确立了人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D.促进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

解析:材料“把人类从自然的中心”降到“与动物同等的地位”和“科学地解读了人类自身的本性”,说明其“革命性”主要是使人类对于自身产生了新的认识,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虽是进化论的影响,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错误;D项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的作用。

答案:B

19.19世纪后期,英国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巨人》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放在铁轨上的巨大的铁壸正被火焰烧得从壸盖和壸嘴喷发出水汽。此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乘坐火车很危险 B.蒸汽机污染了环境

C.蒸汽机就是火车 D.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解析:材料所述漫画中的壶嘴喷出的蒸汽体现了力量,再结合时间和漫画的名称《巨人》,可知该漫画意在说明蒸汽机是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A项与主题不符,漫画中虽有铁轨,但并没有说明火车情况;B项与主题也不符,污染环境的不是水汽而是煤炭;C项错误。

答案:D

20.“适宜的变压器可将400伏三相电源升至13200伏,通过细铜丝电缆输送几百里,再把它降低到400伏,如果需要,其中三根240伏的单相电源线还可供一般家庭照明使用。”该技术的出现在当时

A.促使信息革命成为现实 B.使工业文明开始扩展

C.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D.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产生

解析:题干材料讲述的是电磁感应,此理论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D两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C

21.“20世纪前期,工业部门建立研发机构,使科学家阶层的人数增加,而使个体发明家、小企业家人数减少……随着战争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创新不再只是一种商业活动。” 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科技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 ②科技发明为了商业的目的没有改变 ③科技发明的用途比以往更为广泛 ④战争也一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工业部门建立研发机构”可知①③正确;而“技术创新不再只是一种商业活动”说明②不符合题意;④可以从材料中推断出来。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22.1879年12月21日,纽约《先驱报》一篇报道中写道:“电流”“一张纸片”“不用煤气,不出火焰,价比油廉,然而却光芒四射”。此文最有可能报道的是

A.发电机的研制成功 B.汽车工业的兴起

C.电话的成功发明 D.电灯的研制成功

解析:据材料中的“电”“光”等信息,可知是电灯的发明获得了成功;其他选项都与“光”没有联系。

答案:D

23.下表是1860~1913年世界石油开采量的变化情况。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充分反映了

年份 1860年 1870年 1900年 1913年 开采量 6.7万吨 80万吨 2043万吨 5000万吨

A.内燃机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 B.石油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C.汽车工业已成为各行业主导 D.人类社会已完全进入电气时代

解析:石油开采量急剧上升,是由于其需求量急剧上升,而导致石油需求量急剧上升的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或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A项正确;B、C两项都是内燃机广泛使用的结果;D项与石油产量上升无关。

答案:A

24.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在铁路创造的心智地理中,人们掌握了距离;而在电子商务创造的心智地理中,距离已经消失,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电子网络技术消除了市场障碍 B.科技发展不利于人们心智的发展 C.电子商务比铁路更能反映距离 D.科技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解析:“心智地理”是指人们对地理空间的认识,而材料是说铁路使人们在心理上认识了距离,而电子商务使人们的这种认识消失了,说明科技发展的程度不同,人们心理认识上的空间也不同,电子商务进一步消除了距离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B、C两项叙述错误。

答案:D 25.《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有限的货架空间比起无限选择的在线购物来说,力量实在太悬殊了”。这表明互联网

A.加强了人们的社会交流与合作 B.冲击了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

C.促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创立 D.使网民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

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在线购物比商店的货架购物要强大得多,这说明网络购物冲击了传统的商店经营模式,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科技成果所占比重(%)

材料二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种特质的原因。(8分)

答案:(1)特征: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成果减少,而科技理论成果比重上升。(4分)

(2)特质: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2分)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的科技和艺术图片

宋代的活字印刷术 元代的杂剧俑

材料二 自蒙古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后,社会形态出现了变化,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士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使元杂剧在短时间内走向了繁荣。……元代社会经济、文化诸条件的变化,促使文学与大众传播媒介结合,元杂剧成为新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前沿。无论在题材、内容或形式方面,元杂剧都直接受到它的观众或读者(主要是市民)的制约,表现出市俗的生活众生相及其特有的审美情趣,它作为俗文学的代表。

——谢士霞、王晓燕《元代元曲兴起的原因浅析》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宋元时期科技和艺术在服务对象方面有何共同特点?此特点对科技和艺术发展的主要影响有哪些?(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推动元代杂剧兴起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1)特点:科技和艺术服务对象日益大众化。(2分)影响:科技大众化,有利于实用科技的普及,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艺术大众化,有利于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也有利于推动艺术的普及。(4分)

(2)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需求的增强;科举制废除后,知识分子阶层的加入;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沃尔夫于1935年说:“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两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摘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5年,在英国棉纺织厂21.9万工人中,13岁以下的儿童占4.9万,13岁至18岁的少年占6.6万,成年妇女占6.7万……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每周的平均工资为42先令6便士,1825年下降到25先令6便士。

——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三 在科学上,没有哪个理论能够得到完全的“证明”,当它出现时,总是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审视。正是这一不断自我纠错与完善的特性,使科学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最为有效的手段。

——戴安娜·莫泽《科学的旅程·序言》

(1) 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牛顿的《原理》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它在物理学上的重大历史意义。(4分)

(2)据所学知识,指出形成材料二现象的技术因素。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用19世纪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5分)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以近现代物理学发展为例,用史实加以说明。(5分)

答案:(1)主要内容: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分)历史意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2分)

(2)技术因素:蒸汽机的发明(或者工业革命)。(2分)关系:因果。(1分)论证: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

(3)主要观点:科学理论总是在不断纠错和完善中发展的。(2分)史实: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3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1831年达尔文搭乘的“贝格尔号”考察船 图2 达尔文进行实地考察

材料二 人从哪里来?人是自然进化而来的还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如果人类是经进化而来,那么人类的出现是否就是自然进化的目的?人类是进化的顶点吗?达尔文的回答是:人类与生物同源,人类不是上帝有目的的仁慈创造,而是自然秩序及进化过程的一部分。达尔文

将人类视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都可以用自然原因来解释,从而结束了基督教所称的人类与上帝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张骥《达尔文进化论对宗教思想的影响1859-1909》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在科学研究方面体现了怎样的精神。(6分)

(2)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意义。(6分)

答案:(1)不畏艰难的实践探索精神;勇于挑战传统和权威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务实精神。(6分)

(2)解释了人类的起源和自身的本性;否定了传统的上帝造人的宗教神学;推动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发展。(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