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大革命后邓演达与中共关系的一些观点评述

2020-08-09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l期(总第16期) JOURNAL 0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CIALISM N0.1 2007(Seria|No.16) 有关大革命后邓演达与中共关 系的一些 观点评述 ◎朱新镛 『摘要]本文选取学术界对大革命后邓演达处理与中共关系态度的若干种评价,一一加以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 点.即"3-时邓演达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主张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独裁统治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同时从理论上、思想上对 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以及其脱离中国国情的“资产阶级性民权革命纲领”予以批评,这就是邓演达与中共 的矛盾冲突的历史实质 [关键词]邓演达;大革命后时期;邓演达与中共的关系 [作者简介]朱新镛,男,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广东广州,510400。 [中图分类号]D6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562(2007)0l—oo77—04 有关邓演达与中共在大革命后的关系。学术 共可谓是当局者迷.邓演达则是旁观者清。所以, 界有多方面的观点。本文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略 邓演达当时对中共的批评。是对中共的“资产阶 加评述.以供讨论。 级性民权革命纲领”以及相关的错误政策之纠正, 而说不上是对中共的误解和错误的指责。这正是 张朝升先生认为。大革命后,邓演达与中共 邓演达作为一个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理论上 的矛盾冲突是由于邓演达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 的清醒的表现 对邓演达当时之表现硬是扣以 局限性.使其对中共和中共领导的革命动运有所 “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局限性”的帽子.实有违于 误解.对中共的政策进行了错误的指责。 E1]这应 历史真实 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本文认为.这种观点 无视了当时的一个基本的历史实际。即当时中共 张光宇先生在肯定邓演达批评当时中共党内的 全党是在左倾路线的统治之下.实行了脱离中国 “左”倾错误的正确性的同时.叉认为邓演达当时 实际的所谓“资产阶级性的民权革命纲领”以及 没有把中共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与 种种过左的革命政策和做法 。为此.中共领导 “左”的错误路线区分开来。叉认为“毛当时开创 的土地革命运动在起步后旋即节节失利。几乎陷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理论、新做法。作为小资产 入绝境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才逐步抛弃了 阶级革命家的邓演达是不了解的”。故邓演达对中 这种招致革命失败的“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纲领”. 共的批评是主观的、片面的,是“一叶蔽目”和 在政策和策略上也渐次改弦更张 可见,中共是 “以偏盖全” 邓演达把这种“左”倾错误“当成中 经历惨痛之后才觉悟到“资产阶级性民权革命纲 国共产党全党的错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就是 领”之谬 而邓演达从大革命失败之初至1931年 由思想上的片面性导致立场上的错误” 土地革 他为蒋介石所害为止,则是一直对中共的左倾路 命时期.毛泽东成功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线予以批评,对其中之谬误可谓洞察入微,并预 在探索从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道路 见其失败之必然 邓演达牺牲后,中共当时是王 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但只要我们对大革命 明上台并把左倾机会主义推至无以复加之极端地 失败后到1931年9月邓演达牺牲为止的这段历史 步.其结局也正是邓演达生前之所预料。当时中 的实际作一些精细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时的革命实践与政策策略的见解方面与党内的 “左”倾路线虽有多方面的不同.但从整体上说毛 泽东当时不可能脱离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资 产阶级性民权革命纲领”另搞一套.并以毛泽东 当时在中共党内的地位.他更难以造成以他为代 表的正确路线与当时共产国际强有力支持下的党 中央的“左倾”路线分庭抗礼的局面。中共党内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革命路线的正式形式和在 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中共党内王明一类的 左倾机会主义者下台以后.是在中共抛弃了共产 国际强加于中共的所谓“资产阶级性民权革命纲 领”以后.具体地说就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 和四十年代初。此时邓演达已辞世几乎十年了。 把邓演达身后发生的事情硬要邓演达在生前加以 正确的认识.这是一种何等混乱不堪的观点 吴传煌先生认为.邓演达在大革命后, “错 误地指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以及共 产国际”.发表了许多“反对三大政策的激烈言 论”. “说明他逐步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的联共联俄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此论者还认为, “不指出 邓演达的这种错误.不但不能对邓演达作出公允 的评价.而且还涉及到对共产党领导和人民革命 的认识与态度问题” [ ] 我们知道.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 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孙中山 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大政 策”是三民主义的策略要求 这是孙中山为代表 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革命以后.中共实行了“资产阶级性的民权革 命纲领”.抛弃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策略上实 行工农革命的联合阵线.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 产阶级上层排除在同盟者之外.并视之为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认为已无需昔日的同盟者的 “三大政策”了。大革命失败之初,邓演达远赴苏 联,谋求与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继续合作。以坚持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而苏共和共产国际所需要的 是.让邓演达个人加入中共.成为接受共产国际 绝对指挥的一员.而不是需要与作为孙中山信徒 的邓演达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联合。对于 中共当年抛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拒绝与坚持 “三大政策”的同盟者联合的这一历史性的失误. 78 周恩来曾有过深刻的反思。周恩来承认当年中共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全部否定了.没有给予历史的 科学的分析”.他还说。 “1930年邓演达回国后。 曾同我们谈判合作反蒋介石.可是我们没有理睬 他.这是不对的”。[s]历史的实际也证实了,在 土地革命中.抛弃了三民主义和拒绝了“三大政 策”的中共陷于孤军作战之中而几乎灭顶。直到全 面抗战之初.中共为了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的需要,才重新肯定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周恩来 在1939年8月的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新 指出. “=三民主义是统一战线的政治纲领”。他说, “真正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我们的 态度.应该赞助真正了解和实行孙中山真正的革命 之三民主义的人去发展三民主义.同时我们自己也 应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策实行和发展起来,使它 能与我们的民族解放政纲配合起来前进。”[6]由 于重新肯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共从此团结了一 批又一批的邓演达事业的继承者.和国民党内外以 及中间阶级中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民主爱 国人士。逐步壮大其同盟者的队伍。为在持久的国 共两党的斗争中取胜而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由 此看来.反对“三大政策”的这一历史过错不是由 邓演达负责,而是应由苏共、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左 倾机会主义者来承担。所以,把当时邓演达对中共 的左倾错误的批评作为邓演达反对三大政策的错 误。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不公允的。持此论者更以什 么“涉及到对共产党领导和人民革命的认识与态度 问题”为由上纲上线.更无益于讨论也 四 曾成贵先生认为.大革命后邓演达对中共的态 度最大之错误仍是在不承认中共对中国革命的领导 权。他们之中有认为, “在对待无产阶级政党上, 他的态度是片面的,他不承认共产党的领导”[71。 张朝升先生认为.因为他的小资产阶级的激进派的 “阶级局限性.使他难以完全适应中国革命形势急 剧应变化”,认识不到大革命后。 “中国革命领导 权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㈦。吴传煌先生甚至认为, 邓演达“他压根儿没有承认过中国革命自1921年后 历史形成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并以此论断 说明邓演达一向反对中共对中国革命的领导。 邓演达当年对中共的革命领导权并不看好.这 是事实。他断言中国共产党实行“资产阶级性民权 革命纲领”。照搬苏联革命的一套.不能解决中国 问题.必然失败。在1931年9月邓演达牺牲以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共领导苏区和白区的革命斗争节节失利。最后, 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百分之百被破坏.丧失了对 白区革命的领导权.尤其对当时方兴未艾的民众 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更是无能为力。同时,苏区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苏区土地大片大片的 丧失.红军被迫长征转移.仅存之工农革命武装 力量被困于西北一隅.陷于绝境之中,中共对农 村工农革命武装斗争之领导权也几乎丧失贻尽 这实是中共的革命史中最为惨痛的一段 这一不 争的历史事实.实在是见证了邓演达生前对中共 当时在领导权问题上的错误的批评以及对其必然 失败的预见的正确 至於所谓邓演达压根儿不承认中共在中国革 命的领导地位问题。这也不是邓演达的什么错误. 而是邓演达在生时所处的历史进程的客观的反映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当时其最低革命纲 领是要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领导权.领导中 国民众实现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但中共不是 “真命天子”.革命领导权不是上天赐予的。历史 客观进程给中国各政治势力和各政党在争夺胜利 中所提供的客观可能性是均等的.对中共没有特 别的厚爱 处于组建伊始的中共.势单力薄且缺 乏经验.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已有十多年的革 命经历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海内外的影响政党 了。所以在国共合作中.领导权为孙中山及其领 导的国民党所拥有,这是历史进程的所然。大革 命后.中共取得了对部分省区农村地带的工农武 装斗争领导权.但由于排斥中问阶级。对取得全 国革命领导权必须与中间阶级建立联盟这点一无 所知。中共孤军作战,几乎陷入死地。故当时中 共连自身的生死存亡还都是个问题.何以又能充 当整个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呢?邓演达在生之时. 中共在争夺革命领导权方面的情况就如上所述. 仅处于曲折的开端之中 周恩来对此曾有所论述. 他说.中共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在领导权 问题上翻的跟头最厉害 可以说‘左’倾右倾都 不懂得领导权问题.不懂得争取这个领导权”. “右的是放弃领导权. ‘左’的是把自己孤立起 来,成了‘无兵司令’、 ‘空军司令’ 可以说右 倾是把整个队伍送出去. ‘左’是把整个队伍推 出去 ”_l0]中共真正取得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仍是 在邓演达身后多年以后的事情。 有关中共争取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周恩 来同样有过不少论述。他说: “无产阶级比别的 阶级先进.是应当领导别的阶级的.这就是毛泽东 同志说的‘司令官’ 但无产阶级也不是天然的司 令官.不是从农民一直到大资产阶级都公推你、公 认你为司令官”。 “领导权是要用力量来争的”。 … 1957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党内的讲话中谈到 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问题时,他指出,中国民 主党派选择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周恩来 还指出.由于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压迫,民主党派 要反对国民党的独裁斗争.这就为中共争取革命领 导权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但他又指出, “当 然。单是有了历史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不以解决问 题.关键在于领导.在于党的政策。党领导得正 确.才能使历史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 _l2] 对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领导权的关系问 题,周恩来在这里作出了最明白无误的论述了。我 们如能正确运用周恩来这一观点于研究之中.就不 会得出“邓演达压根儿不承认中共在中国革命的领 导地位”这样似是而非的评价 五 叶洪添先生认为,邓演达在大革命后.对中共 进行了许多不正确的批评、指责、谩骂,这是“他 一生中所犯的最严重错误.可以说是他的悲剧所 在” _1]]。本文认为.如上所述,邓演达大革命后 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指责。主要是针对中共的左倾 错误 中共当时对于自身的这种错误是陷于当局者 迷之中.以至后来恶性发展.几乎酿成满盘皆输的 结局 后中共几经曲折和反思才改正过来 而邓演 达则是旁观者清.在中共的左倾错误还在抬头和泛 滥之初.即洞察其错误之所在.剖析其中之根源和 预见其失败之必然。在这点上。邓演达表现出一个 成熟的革命者的理论上的清醒,无错误可言也。至 於邓演达对中共的谩骂。也确有其事 当时.在邓 演达与中共的争论中.双方都有言词之过激。在中 共中央之文件中.不乏对邓演达和第三党的攻击和 谩骂之内容 比如斥邓演达和第三党人是“失意的 怯懦的小资产阶级分子”. E14]骂之为“效忠于豪 绅资产阶级的蒋介石走狗”[n】. “目前革命最危 险的敌人”El6]、 “统治阶级底奸细”等[竹J。邓演 达与中共之间的对立与互相攻击应是在反对蒋介石 集团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营垒内的不同政见者之间的 一种分歧。这种双方一时的历史误解,并不影响彼 此所代表的革命势力是革命同盟者的历史本质 故 在评价邓演达的一生中.是不必以这种非历史本质 的现象单方面指责邓演达。给其以“一生中所犯的 7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最严重错误”的盖棺定论。其实,邓演达这一段短 暂的革命经历不但不是他的人生中一大悲剧.而是 他一生中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最光彩照人的 一页。在他生命的最后历程中,一方面为捍卫孙中 山的三民主义,与“曲解了三民主义,而且还假借 孙中山的名义去作他祸国殃民的掩护”的蒋介石集 团进行不懈的斗争 并为此牺牲了生命.谱写了他 的人生中最为悲壮的一页。另一方面.在蒋介石之 流“把三民主义弄得扑朔迷离。为民众所厌闻.好 些革命分子遂亦因噎废食.想抛弃了三民主义” _I8]的情况下.他坚定不移地继承孙中山思想的革 命真缔,创立了“平民革命”理论体系.发展和丰 富了三民主义理论。叶洪添认为:“邓演达的平民革 命思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种较为先进的政治思想. 反映在纲领中的各种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在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主张有许多相近之处”¨9] 这种 评价虽不失公允,但在历史评估上欠缺精确 其实 就历史顺序而言.邓演达的“平民革命”理论体系 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完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 即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 主主义论》之时,一前一后有十年之差也。合符中 国国情的革命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是邓演达首创于 先,中国共产党发展完善于后.即中共称之为“新 民主主义理论”的。邓演达的平民革命理论虽有诸 多的不足.但这一伟大理论创新却是奠定了他作为 中国革命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史中的杰出思想家理论 家的历史地位 总而言之.大革命后邓演达继承孙中山先生的 遗志.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主张.实行“平民革 命”的纲领.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独裁统治而进行 不懈的斗争。与此同时,他从理论上、思想上对中 国共产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以及其脱离中国 国情的“资产阶级性民权革命纲领”予以批评 这 就是邓演达与中共的矛盾冲突的历史实质。为此. 大革命后邓演达与中共的这种对立抗争.并无损于 他作为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本色 在中共的领 导人中曾与邓演达共事过者.如毛泽东、周恩来等 在谈及邓演达时。肯定的评价居多.对邓演达大革 命后的所谓“反共”一事.不是轻描淡写,就是避 而不谈。这是因为他们作为土地革命之亲历者。对 当时中共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们在邓演达与 中共的矛盾冲突关系中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是再清 楚不过的。为此,后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把 邓演达先生,与廖仲恺、何香凝等相提并论,称之 为“一贯支持我们党的党外亲密战友”。[驯 参考文献: [1]张朝升:《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对邓演达态度的演变及原因 分折》(《邓演达研究新论》,华文出版社 ,2001年版 ,第 447页)。 [2]朱新庸:《邓演达的“平民革命理论”与中共的“资产阶级 性的民权革命”纲领的比较》(《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zoos 年第3期)。 [3]张光宇:《邓演达与中国共产党》(《邓演达诞辰一百周年国际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高教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4]吴传煌:《两条不同的反蒋道路》。(《社会科学研究》(成都), 1990年第三期)。 [5]周恩来:《关于“六大”的研究》。(《周恩来选集》(上卷),人 民出版社,1980年版, 第167页)。 [6]周恩来:《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提纲)》。(《周恩来统一战 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页)。 [7]曾成贵:《邓演达的社会主义思想论纲》。(《邓演达诞辰一 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高教出版社,1996年 版,第141页)。 [8]张朝升:《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对邓演达态度的演变及原因 分折》。(《邓演达研究新论》,华文出版社 ,2001年版 ,第 447页)。 [9]吴传煌:《卅年代前后中国政治新格局中的邓演达》。(《社 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四期)。 [1O]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 出版社,1984年版,第107、109页)。 [11](同上,第105页) [12]周恩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周恩来统一战线文 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8页)。 [13 3叶洪添:《邓演达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第133页)。 [14]《中共中央通告第四十六号》。(《中共中央文件选集》④,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3年版,第99页)。 [15](同上,第100页)。 [16]《六届二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⑤,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13页)。 [17]《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中共 中央文件选集》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3年版,第 189页)。 [18]邓演达:《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邓演 达文集新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19]叶洪深:《邓演达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版。 第88页)。 [20]胡耀邦:《深切怀念一贯支持我们党的党外亲密战友》。(《回 忆邓演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页)。 责任编辑:黄济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