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太卜令是干什么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太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属于殷商时期的六太之一。在周朝,太卜归属于春官,是卜官中的首领。秦汉时期设有太卜令,而北魏则有太卜博士,北齐有太卜局丞,北周则有太卜大段宽棚夫等职位。隋唐时期恢复了太卜令的设置,到了宋朝,太卜的职责并入司天台,不再单独设立。
在历史上,太卜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占卜。在商代,这一职位被称为卜,西周时期沿袭此称,也称作卜正。《周礼·春官》中提到,太卜负责掌管卜筮、占梦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太卜继续执掌占卜事务。例如,《吕氏春秋·孟冬纪》记载,在特定的月份,太卜会负责祈祷、祭祀、使用龟策进行占卜,以判断吉凶。而《战国策·东周策》中则提到,赵国夺取了周国的祭地,周君为此感到忧虑,向郑朝咨询,郑朝建议给予赵国太卜三十金。另外,赵王生病,太卜进行占卜后认为,周国的祭地是作祟的原因,于是赵国归还了周祭地。
在西魏和北周时期,太卜有时被用作下大夫的简称。商周时期开始设置的太卜官职,到了后代逐渐变迁。在殷商制度中,天子设立天官,最初的六太包括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分别负责六种法典。周朝时,太宰成为天官,太宗即宗伯,宗伯属于春官,太史以下均归属其中。汉代时,宗伯改称太常,太常是六卿之一,太卜作为其属官,掌管兆法、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和八卦之法,以及梦境占卜,以预测国家吉凶。
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这类官职的等级逐渐降低。到了西汉时期,太卜只是太常署下的一部分,设有令和丞。东汉时期则不再单独设置太卜,相关职责并入太史令。北魏时期设有卜博士,北齐设有太卜司丞,由太史令领导。北周则设有卜大夫、小卜上士、龟占中土等官职。隋唐时期,太卜署设有令和丞。宋朝废除了太卜这一职位,相关职责划归司天台。太卜令在隋唐时期是阴阳卜祝领域的最位。